发布日期:2025-10-12 04:51 点击次数:62
“昨天刚设好的房价,今天一看又被系统自动调低了!”
杭州某精品酒店负责人刘经理对着电脑屏幕直叹气,“这已经是本月第七次了,每次调低都不通知我们,客人来了还以为是我们在乱涨价。”
近期,不少酒店经营者发现,自己在携程平台上的房间价格总是“自动”变化,有时候低得连成本都cover不住。
更让人头疼的是,想要关闭这个“自动调价”功能,得在平台设置里翻山越岭,找到那个藏得深深的开关。
这事儿终于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注意。今年9月,郑州市市场监管局再次约谈了携程公司。
要知道,这已经不是携程第一次被请去“喝茶”了。
展开剩余85%短短一个多月前,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才刚刚约谈了包括携程在内的五家旅游平台。
说起来,携程这个“自动调价”功能有个挺正经的名字,“调价助手”。
按照官方说法,这个工具能帮酒店实时跟踪竞争对手的价格变化,自动调整报价以确保竞争力。
听起来很美好是不是?但实际操作起来,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。
多位酒店业主反映,这个功能经常在未经他们同意的情况下就被默认开启。
等发现的时候,房价已经被调得面目全非。有店家尝试手动调回价格,结果最快只要8分钟,系统就会再次自动调低,简直像在打地鼠游戏。
武汉一家酒店的店长告诉记者,今年五一期间,他们的房间价格直接被平台调低了一倍多。
“节假日本来就是盈利的重要时期,这样一来损失太大了。”这位店长表示,为了维持合理价格,他们不得不专门安排员工每天与平台“斗智斗勇”。
更让酒店业者郁闷的是,当他们试图关闭这个“贴心”的服务时,才发现过程极其繁琐。
有的店家找了半天都没找到关闭选项,有的即便找到了也要经过多重确认才能关闭。
“其他平台也有类似功能,但至少需要商家验证码才能进行操作。”一位从业十年的酒店管理者表示,“携程这个系统太霸道了,不需要任何确认就能随意更改我们的价格和促销活动。”
这种情况下,酒店方面临着一个两难选择:要么接受平台的无端调价,眼看着利润被压缩,要么投入大量人力物力,时刻盯着价格变动。不论选择哪种,经营成本都在增加。
连续被约谈释放出一个明确信号:监管部门对在线旅游平台的各种“小动作”已经忍无可忍。
郑州市市场监管局直指携程违反《电子商务法》相关规定,利用平台优势对商家的经营行为进行不合理限制。
具体来说,就是携程通过自己制定的服务协议和技术手段,对平台内商家的交易活动和定价权进行了过度干预。
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商家权益,也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环境。
监管部门要求携程限期整改,包括修订合同条款、优化调价工具等。同时还要建立长效机制,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。
就在携程陷入整改风波的同时,酒旅行业迎来了新的搅局者。
京东、抖音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加入战局,给行业带来了新的变数。
今年6月,京东放出大招,宣布对加入其酒店会员计划的商家提供最长三年的零佣金优惠。
紧接着,京东就与锦江酒店达成了战略合作,摆明了要在这个市场分一杯羹。
抖音也不甘示弱,在暑期旅游旺季投入上亿补贴,推出酒店日历房团购和直播特惠等活动,直接切入携程的腹地。
这些新玩家的入场,对长期被各大平台佣金压得喘不过气的酒店商家来说,无疑是个好消息。
一位广东的酒店负责人直言:“我们举双手欢迎竞争,只有平台多了,我们才有选择余地,才能摆脱被一家牵制的局面。”
表面上看,平台之间的价格战似乎对消费者有利,能够买到更便宜的酒店房间。
但长远来看,如果平台通过不正当手段打压商家利润空间,最终可能导致服务质量下降,损害的还是消费者权益。
随着监管力度加大和新竞争者入场,在线酒旅行业正在经历深刻变革。
对携程这样的老牌平台来说,过去那种依靠市场支配地位获取超额利润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。
未来的竞争将更加注重服务质量、技术创新和生态建设。那些能够真正为商家和消费者创造价值的平台,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。
对于酒店商家而言,平台多元化意味着更大的自主权和议价空间。
不少酒店已经开始调整策略,不再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,而是多渠道布局,降低对单一平台的依赖。
消费者也将从中受益。更透明的价格、更优质的服务、更多样的选择,这些才是健康市场应该带来的红利。
行业变革的大幕已经拉开,各方都在寻找新的平衡点。
唯一可以确定的是,那个平台为所欲为的时代,正在慢慢成为过去时。
参考资料
1.搜狐新闻:《突发,携程再被约谈,酒旅行业变天了》
2.中国网:《有酒店称房价被携程降价一倍多!多家酒店举报其“私自调价”,目前已被行政约谈》
3.河北日报:《携程被约谈!》
4.DoNews:《携程因涉嫌干预商家定价被郑州监管部门约谈》
5.中国网:《携程因涉嫌干预商家定价被郑州监管部门约谈》
6.36氪:《约谈,携程股价越来越高,但强制酒店调价惹上事了》
(老A)
发布于:山东省